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溫州網訊 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一段時間以來,數字經濟在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結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就業難問題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思路。日前發布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提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殘疾人就業形式重塑的可能性。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字經濟催生出大批新型工作崗位,相關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快速提升,還增加了殘疾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從一個側面說明數字經濟對于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意義。 當前,數字經濟催生出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創造了大量新就業形態。今年2月份發布的《2023中國數字經濟前沿:平臺與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顯示,2030年數字經濟帶動就業人數將達到4.49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生產效率、促進規模擴張,賦予傳統職業和崗位新內涵,如網絡醫生、網約車司機等,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最大化提升了勞動者的選擇自由度,為不同群體實現就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時,數字經濟在促進就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字人才供給缺口大、新業態就業群體勞動權益保障不足、適應勞動者流動性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的就業服務有待完善等。對此,需進一步挖掘數字經濟培育新增就業、升級就業結構的潛力,推進相關人才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一方面,推動數字產業加快發展,加大數字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平臺企業,不斷催生數字化生產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創造更多新興就業機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更多勞動者轉崗提質就業。加強數字人才師資力量建設,在大中小各學段貫通推進數字知識和技能教育,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數字人才培養體系。 另一方面,健全符合數字經濟規律的就業保障體系,加強數字化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立法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認定機制,完善其勞動權益保障辦法,健全適應數字就業特點的社會保險制度。如對數字化從業人員在標準勞動時間、社會保險繳費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破解靈活就業者面臨的賬戶轉移銜接困難、風險補償困難等問題,強化新就業形態社會保障。實施“互聯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加強全國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移動端應用,打造集政策解讀、業務辦理咨詢于一體的智能服務體系,提升數字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相關新聞
為你推薦
-
孟祥宇:之前遼寧球迷說是外地人罵張鎮麟母親 現在要變成你們了
社會2025-10-05 20:18:26
-
聚焦國安近況張稀哲和張辛昕今晚將做客《足球100分》節目
社會2025-10-05 20:18:26
-
保羅:美國男籃08夢之隊最重要的是布澤爾、普林斯、邁克爾-里德
科教文體2025-10-05 20:18:26
-
袁姍姍遭遇挫折,38歲“海王”的名與利無法挽救
社會2025-10-05 20:18:26
-
Here we go羅馬諾:米蘭中場阿德利700萬歐加盟利雅得青年
社會2025-10-05 20:18:26
-
定檔國慶動畫電影《三國的星空第一部》官宣檀健次配音曹操
社會2025-10-05 20:18:26
-
這姿勢克萊曬出海照:我深信海洋能夠治愈心靈、身體和靈魂
社會2025-10-05 20:18:26
-
2050年NBA會發生什么文班成GOAT庫里15-16賽季表現永遠封神
社會2025-10-05 20:18:26
-
吳京早期實戰影像曝光:和體校學生實戰切磋,卻被對方輕松擊敗
社會2025-10-05 20:18:26
-
最后機會,天才導演今晚獻上活色生香之旅
社會2025-10-05 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