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溫州網訊 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一段時間以來,數字經濟在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結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就業難問題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思路。日前發布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提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殘疾人就業形式重塑的可能性。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字經濟催生出大批新型工作崗位,相關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快速提升,還增加了殘疾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從一個側面說明數字經濟對于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意義。 當前,數字經濟催生出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創造了大量新就業形態。今年2月份發布的《2023中國數字經濟前沿:平臺與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顯示,2030年數字經濟帶動就業人數將達到4.49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生產效率、促進規模擴張,賦予傳統職業和崗位新內涵,如網絡醫生、網約車司機等,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最大化提升了勞動者的選擇自由度,為不同群體實現就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時,數字經濟在促進就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字人才供給缺口大、新業態就業群體勞動權益保障不足、適應勞動者流動性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的就業服務有待完善等。對此,需進一步挖掘數字經濟培育新增就業、升級就業結構的潛力,推進相關人才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一方面,推動數字產業加快發展,加大數字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平臺企業,不斷催生數字化生產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創造更多新興就業機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更多勞動者轉崗提質就業。加強數字人才師資力量建設,在大中小各學段貫通推進數字知識和技能教育,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數字人才培養體系。 另一方面,健全符合數字經濟規律的就業保障體系,加強數字化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立法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認定機制,完善其勞動權益保障辦法,健全適應數字就業特點的社會保險制度。如對數字化從業人員在標準勞動時間、社會保險繳費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破解靈活就業者面臨的賬戶轉移銜接困難、風險補償困難等問題,強化新就業形態社會保障。實施“互聯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加強全國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移動端應用,打造集政策解讀、業務辦理咨詢于一體的智能服務體系,提升數字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相關新聞
為你推薦
-
“國足被蘇州拒訓”謠言假到離譜,足球領域的清朗行動何時能有
社會2025-10-05 20:00:15
-
39歲長友佑都:感覺恢復到巔峰狀態的7成 要開始競爭日本隊首發了
社會2025-10-05 20:00:15
-
楊毅團隊:詹杜庫退役后沒人能達到那種熱度 但聯盟門面還是有的
科教文體2025-10-05 20:00:15
-
看了李子柒和清華男生的故事,我頓悟了原生家庭最大的秘密
社會2025-10-05 20:00:15
-
U23亞預賽-中國vs北馬里亞納:向余望、于金永先發,王鈺棟替補
社會2025-10-05 20:00:15
-
《731》預售破百萬片方不宣發業內急了,放話保證拉滿50%排片
社會2025-10-05 20:00:15
-
博主:謝晉在皇家卡拉萬切爾U19B隊注冊,將戰馬德里U19聯賽
社會2025-10-05 20:00:15
-
拉涅利:羅馬沒簽桑喬因經濟負擔太重,簽他需先出售重要球員
社會2025-10-05 20:00:15
-
跟隊記者談路易斯傷缺:斯盧茨基不妨變陣,采用曾使用過的4321
社會2025-10-05 20:00:15
-
小吧譯言家|夏窗倒計時不會“賣人”的曼聯,卡在了重建第一步
社會2025-10-05 20: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