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溫州網訊 数字经济提振高质量就业
ze: 14px; line-height: 28px;"> 一段時間以來,數字經濟在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結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解決就業難問題提供了新機遇和新思路。日前發布的《中國殘疾人事業研究報告(2023)》提出,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提供了殘疾人就業形式重塑的可能性。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數字經濟催生出大批新型工作崗位,相關行業吸納就業能力快速提升,還增加了殘疾大學生就業的機會。從一個側面說明數字經濟對于高質量就業的重要意義。 當前,數字經濟催生出大量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創造了大量新就業形態。今年2月份發布的《2023中國數字經濟前沿:平臺與高質量充分就業》報告顯示,2030年數字經濟帶動就業人數將達到4.49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通過數字產業協同發展提升生產效率、促進規模擴張,賦予傳統職業和崗位新內涵,如網絡醫生、網約車司機等,不僅增加了就業崗位,也最大化提升了勞動者的選擇自由度,為不同群體實現就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時,數字經濟在促進就業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數字人才供給缺口大、新業態就業群體勞動權益保障不足、適應勞動者流動性和就業方式多樣化的就業服務有待完善等。對此,需進一步挖掘數字經濟培育新增就業、升級就業結構的潛力,推進相關人才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一方面,推動數字產業加快發展,加大數字人才培養力度。大力發展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興產業,做大做強平臺企業,不斷催生數字化生產新業態新模式,培育經濟新增長點,創造更多新興就業機會。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促進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帶動更多勞動者轉崗提質就業。加強數字人才師資力量建設,在大中小各學段貫通推進數字知識和技能教育,建立健全多層次、多類型數字人才培養體系。 另一方面,健全符合數字經濟規律的就業保障體系,加強數字化就業服務平臺建設。通過立法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勞動關系認定機制,完善其勞動權益保障辦法,健全適應數字就業特點的社會保險制度。如對數字化從業人員在標準勞動時間、社會保險繳費等方面作出詳細規定,破解靈活就業者面臨的賬戶轉移銜接困難、風險補償困難等問題,強化新就業形態社會保障。實施“互聯網+”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加強全國公共就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移動端應用,打造集政策解讀、業務辦理咨詢于一體的智能服務體系,提升數字化公共就業創業服務能力。

本文轉自:溫州新聞網

相關新聞
為你推薦
-
??記者:杰克遜德國杯首發不計入買斷的40場 歐冠+德甲最多49場
社會2025-10-05 14:38:26
-
辛芷蕾“封后”主演的《日掛中天》背后廣東元素成國際焦點
社會2025-10-05 14:38:26
-
9.3文藝晚會沒人夸他嗎一跳封神,舞者張翰的演出門票真要漲了
科教文體2025-10-05 14:38:26
-
與阿迪重聚麥迪在22年采訪中曾表示 自己值得更好的待遇
社會2025-10-05 14:38:26
-
經紀人:李月汝將收購一支歐洲女子籃球隊 幫更多中國球員走出去
社會2025-10-05 14:38:26
-
自律的代表51歲澤羅伯托社媒曬跑步鍛煉照,肌肉線條清晰可見
社會2025-10-05 14:38:26
-
芬蘭擊敗塞爾維亞:馬卡寧跨過約基奇
社會2025-10-05 14:38:26
-
杰倫-布朗休賽期沉浸式訓練 特訓單打對抗突破&外線撤步三分
社會2025-10-05 14:38:26
-
切爾西周一恢復日常訓練,巴迪亞西勒和拉維亞現身訓練場
社會2025-10-05 14:38:26
-
法蘭克福高層:我們也不幸助長市場失衡,未來須轉向更年輕的天才
社會2025-10-05 14:3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