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何景行 通訊員:陶亦白)ze: 14px; line-height: 28px;">
本報北京12月21日電(記者董城 通訊員鄒韻婕)北京方迪經濟發展研究院、中關村創新發展研究院21日在京發布中關村指數2022。已連續發布11年的中關村指數歷來被譽為中國高新區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晴雨表”,最新一次中關村指數主要指標均穩步提升,特別是創新引領指數和雙創生態指數提升尤為明顯。其背后,中關村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更加凸顯,企業研究開發費用從2012年不到千億元提高到2021年的4600.2億元;研究開發費用占總收入比重從3.9%提高至5.5%。
研究結果顯示,隨著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以下簡稱“中關村示范區”)聚焦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涌現了一批引領性原創成果,科技創新能級明顯提升。2021年,中關村創新引領指數較上年提高45.7,雙創生態指數較上年提升64,其中成果轉化與孵化指數增勢強勁。
過去一年,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等一批戰略科技力量加快建設,3家國家實驗室全部實現入軌運行;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北京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等9家新型研發機構加大前沿領域和關鍵技術的前瞻布局。
當前,中關村融通創新格局加快形成。圍繞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氫能等領域,中關村各研究機構紛紛組建創新聯合體,構建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的攻關模式。其中,中關村示范區科技領軍企業牽頭聯合12家上下游企業、8家高校院所等20家創新主體組建全國首家3C智能制造聯合體,將突破領域內軟性部件組裝等核心技術,形成自主知識產權與技術體系,填補國內3C行業智能產線“平臺+模塊”智能化核心裝備等領域空白。中關村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清華等高校院所組建全氫能聯合體,致力打通氫能產業鏈上下游,打造全國第一家燃料電池商用車全棧式解決方案供應商。中關村企業聯合清華大學智能產業研究院發布全球首個開源車路協同數據集,為自動駕駛提供前融合、特征級融合、后融合3個層面的決策支持,增加自動駕駛安全性。
過去一年,中關村示范區還著力搭建國際科技創新交流合作平臺,加強國際聯系,拓展國際資源對接渠道。高水平舉辦中關村論壇,吸引全球40余個國家及地區近400位外籍嘉賓參與,進一步增強中關村示范區在全球的影響力。隨著集聚全球高端資源能力不斷提升,2021年中關村示范區留學歸國和外籍從業人員已達6.6萬人,同比增長2.6%。2021年中關村示范區外商實際投資額442億美元,同比增長4倍以上。